《沉默读书会》剧本杀复盘:证据实锤,凶手是谁?故事还原揭秘!
关注微信公众号:“165俱乐部”, 回复“剧本名”,例如:二十二条校规,将自动获取复盘链接! 即可查看剧本复盘哟~
《沉默读书会》涉及6-7名玩家,每位扮演一名书店的成员。通过逐渐分发的本子,每位玩家可以逐步了解自己的角色背景和与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重要的推理元素,因为了解角色的关系可以帮助玩家揭示事件的真相。这种逐步展示的方式增加了剧本杀的复杂性,同时也激发了玩家的好奇心。
推理元素
《沉默读书会》包含七个凶案,看似不可能作案,但实际上,存在七种东西阻碍了我们的认知。这是一个有趣的推理设定,类似于《须臾》中剥夺七种感官形成视角差异的设计。虽然这一部分的推理和还原并不难,但它增加了游戏的复杂性,让玩家不断思考和分析事件。
社会学主题
《沉默读书会》剧本杀涉及许多社会学主题,如制药厂的绝密实验和草营人命封锁舆论的行为,这类似于《一座城》中的情节。此外,在结局部分,野草销声匿迹后,出现了很多粉丝,甚至开设了“书店巷”,这引发了对故事的不同解读。这反映了历史上各大宗教都无法避免的教义内部分裂现象,以及对多数人观点的质疑,可以进一步引发哲学探讨。
此外,剧本中还涉及言论控制、政治黑话等社会现象,使得本剧本杀具有一定的社会学深度,可以引发玩家的深刻思考。
创作者意图
《沉默读书会》似乎旨在引发玩家对社会学和哲学问题的思考。虽然有些元素可能未能充分展开,但通过剧情、角色和事件,创作者试图传达一种反思的信息,即对于不可言说之物,我们不必再沉默,而要大声喊出来。这一口号表达了对社会中存在问题的不满,以及对言论自由和思辨的重要性的强调。
总的来说,《沉默读书会》剧本杀是一部复杂而充满思考的作品。它结合了推理、社会学和哲学元素,通过剧情和角色展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尽管有一些遗憾之处,但这部剧本杀仍然值得玩家深入探索和反思。
本文为剧本杀《沉默读书会》部分真相复盘剧透 获取完整真相复盘只需两步
①【微信关注公众号:复了个盘】
② 回复【沉默读书会】即可查看获取哦
人数:6-7人
类型:推理 还原 进阶
发行:百川工作室
时长:5小时
复盘公众号:复了个盘
《沉默读书会》剧本杀复盘故事背景
野草书店,隐匿在P城的深巷中。
这里陈列着各种旧杂志、绝版书、宣传册,甚至还有唱片和 录音带。
听说老板来自开满向日葵的S城,他的收藏中有六本奇书,极 少示人,但读过无不为之着迷。
在某个夜晚,野草书店的灯光也许会忽然亮起。“沉默读书 会”只能容纳六名来客,这是阅读奇书的唯一机会。
读书会的守则,有且仅有一条:
“对于不可言说之物,必须保持沉默。”
《沉默读书会》剧本杀人物介绍
A-乡间流传的兽医教材
B-电台雪藏的录音带
C-侦探小说的连环画
D-地摊淘来的鬼故事合集
E-先锋小说的手抄本
F-卫生院的防疫宣传册
《沉默读书会》剧本杀测评
虽然土地已经变得荒芜,但野草终究会打破沉默。
作为真正在北大校内物美超市负一层野草书店(现 已物是人非)买过书的老学究,本作是必打的,纪 念一下情怀。不知道作者是否也是与那个野草书店 有缘。野草,象征着生命在自由、恣意、无拘无束 的生长,是山花烂漫的前夜,是冬去春来的希望。
从选本之初到避开禁忌词汇,是较为欢乐的部分。 这几本书的封面,没一个正经的,但翻开后内容却 如此诡异。大家想方设法替代禁忌词,可以很欢 乐,全看氛围和大家的知识储备(或者说,越奇葩 的知识储备带来的笑果越好),以至于小心翼翼到 在提及任何词汇的时候都不敢正常说话,搞出了“我 的雄性长辈”这种笑料。
随着本子的逐渐发放,A到F六个人的关系、背景故 事逐步还原,七个凶案的推理,看似有不可能作案 的性质,但实际上是我们看不到七种东西阻碍了认 知。这种设定推理颇为有趣,我能想到类似的就只 有《须臾》中剥夺七种感官形成视角差异的设计 了。当然,这部分推理、还原并不难,或者说DM会 带着你推,不会让大家卡太久。不是硬核本,也没 必要为了提高难度强行拒绝扶车,5h结束的节奏还 是比较舒适的。最后,野草这个人物失忆后重回故 乡的设定,让人梦回《罗拉西里的巫女》,区别在 于她一直是一个战士,可惜她和忍冬之间重逢却又 死别的爱情太遗憾了。对,是“她”,我们的DM是郑 州摩柯的三月,摩柯对剧本做了一些改动,加入了 喜闻乐见的女女情节来提高立意。不然,原作的立 意就拉胯到没法看了。三月的原话“我们店连《死光 萦绕》都开,不需要再尬打破第四面墙这种小设计 了”。嗯,你说的都对。
剧本中涉及的社会派内容其实有很多可以发挥的立 意点。比如制药厂的绝密实验以及事后草营人命封 锁舆论的行为,不就是翻版《一座城》嘛。比如结 局里野草销声匿迹后,出现了很多粉丝,乃至开成 了“书店巷”,大家对那段故事的解读却不断分化, 连我自认为是参加过读书会的原教旨主义者,都未 能做到完全遵循原貌,这不就是历史上各大宗教都 无法避免的教义内部分裂现象吗?又比如本作重点 凸显的“多数人就是对的吗?”这种质疑,这完全可 以再进一步发散成“多数人暴政”的哲学探讨(精研 所让我想到了福柯《疯癫与文明》),而不是蜻蜓 点水地DM发问几句就算了事。最后,还比如不说禁 忌词以保证不被抓捕以及暗流汹涌的反抗,俨然折 射了古今中外都存在过的避讳、言论控制、政治黑 话等等现象,时代近的如致敬几个苏联冷笑话也都 是别有一番风味的,你看看这几本书的装帧风格和 事件年代,啧啧啧,算了,这个立意怕是过不了 审。
总之,本作是偏伤痛文学风格的小众作品,感觉作 者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想表达一些东西,但又束手 束脚或者说是向商业性妥协了,最后以“对于不可言 说之物,我们不必再沉默,而要大声喊出来”这种口 号来结尾,前期铺垫得不太够,且深度上又不够过 瘾,没能归结为一种社会学的反思,略有遗憾。但 不失为讲了一个不错的故事。
本文系作者 @吾爱剧本杀 原创发布在 吾爱剧本杀。未经许可,禁止转载。